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政策法规 互动平台 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媒体关注
服务“集成包” 精准“送家门”
字体:[ ] 日期: 2025-07-28 来源:阳泉日报
来源:阳泉日报 作者:

   

    7月7日,天桥零工市场前,20个服务摊位依次排开,“党徽闪耀映初心,便民服务暖万家”——德胜街社区“‘5’来作贡献·便民服务日”活动在这里开展。

  活动现场,居民们扶老携幼而来。德胜街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聚焦居民“急难愁盼”,联合共建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在职党员、志愿者等精心设置涵盖了政策宣传、医疗保健、就业招聘、小修小补、公益理发、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的服务摊位,让居民们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到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
  政策“直通车”讲出“实用经”

  理论宣讲是活动的核心亮点。来自城区区委宣传部的党员干部化身宣讲员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科学理论、阐释方针政策、弘扬时代新风、传播主流价值观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  “王阿姨,您别急,您不用理会收到的有关‘法院传票’的短信……”经宣讲员耐心讲解,居民王秋生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,不住地点头:“太好了,这下心里有底了。”咨询台前,居民们一边听讲解,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关键信息。理论宣讲如同一座架设在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暖心桥,将复杂的条文转化为暖心的服务,将政策的“阳光雨露”精准“滴灌”到居民心田,让居民算清了“糊涂账”,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
  服务“暖心岗”传递“幸福方”

  “师傅,我这把菜刀钝了很久了,麻烦您给拾掇拾掇!”上午10点,磨刀磨剪摊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,居民们带着待磨的菜刀、剪刀赶来,伴随着“嚯嚯”的磨刀声,一件件钝器在社区志愿者的手中变得锋利,解决了居民厨房里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  “你帮我排个队,我先把衣服送过去。”望着旧衣回收摊位上堆起的“小山”,居民章晓昕急忙小跑过去,将家中闲置的干净衣物递给工作人员。“希望这些衣服经过专业处理后能够发挥作用。”章晓昕说。

  现场还设有义诊、义剪、家电维修等摊位,锅碗瓢盆的轻微碰撞声、邻里间热情的招呼声、儿童清脆的笑语声,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晨曲。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,恰恰是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的关键,是连接邻里、服务民生、提升社区温度的生动实践。

  童趣“淘宝地”淘出“实惠诀”

  由上站小学承办的跳蚤市场内同样人头攒动,孩子们纷纷带来闲置的书籍、文具和玩具,在“买”与“卖”的实践中,体验分享的快乐,感受循环利用的智慧。

  “有喜欢科幻文学的吗?这本书可有意思啦!”“这个玩具小汽车还能亮灯哦,便宜卖啦!”“这个作业本多少钱?可以卖给我吗?”……孩子们不仅是卖家,也是买家。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推销商品、如何礼貌议价、如何找零。“小老板”们使出浑身解数招揽顾客,“小顾客”们则货比三家,精打细算。小小的跳蚤市场,不仅让书籍、文具、玩具实现了“再就业”,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沟通与分享的种子。

  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截至目前,德胜街社区已累计开展21次“‘5’来作贡献·便民服务日”活动,在贴心服务中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传递出共建共享和谐家园的浓浓暖意。德胜街社区党委书记张振云表示,社区党委将持续强化组织建设、聚合相关资源、建设服务阵地、做优为民服务,在党员身边筑起“温暖家”,在群众“家门口”建造“幸福站”。(张佳雨 冀雅婷)


主办单位:阳泉市民政局    站点地图

备案号:晋ICP备05007173
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南大街23号    联系电话:0353-2293777     邮 编:045000

网站管理:阳泉市民政局

网站标识码:1403000048